《农业农村部 | 2023年农业农村发展成就(智慧农业相关)》
农业农村部 | 2023年农业农村发展成就(智慧农业相关)
发布时间:2024年02月20日— —北京谦益的科技有限公司
农机装备补短板加力推进
2023年农机装备补短板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,主要集中在大型大马力机械、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智能化领域。
大型大马力机械领域:
1.成功研制并量产了240马力、320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,填补了市场空白。2.完成了700马力青饲料收获机、18kg/s喂入量谷物联合收获机的样机试制。
3.实现了气力式电驱高速精量播种机、400马力级青饲料收获机、大方捆打捆机的产业化应用。
4.一些国内品牌产品在市场上的销量占比超过50%,加快了对国外同类产品的替代。
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领域:
1.多款6—15度坡丘陵山地拖拉机、再生稻收获机、白萝卜收获机、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实现了产品定型。
2.山地玉米播种机取得突破,适用于西南山区。
3.油菜移栽机、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播种机、大豆专用割台等规模量产,有力支持了大豆油料产能提升。
4.山地轨道运输机大量应用于果(茶)园,数量接近5万套,显著减轻了劳动强度。
智能化领域:
1.成功研发出雏鸡断喙机器人、设施巡检机器人、设施植保机器人等智能装备,打破国外垄断局面。
2.全国安装北斗终端农机达到220万台,作业效率和作业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
3.植保无人机总量超过20万架,年作业面积突破21亿亩次,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,实现了农药减量增效的目标。
这些成就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先进、更高效的技术支持,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。
深远海养殖蓬勃发展渔业发展迎来新空间
1.养殖设施建设:沿海各地已建成大量重力式网箱、桁架类网箱和养殖工船,深远海养殖水体面积达到4398万立方米。产量也大幅增长,比"十三五"初期增加了3.3倍。
2.设施装备升级:重力式网箱在20米水深的湾口开放海域稳定养殖,成为最主要和成熟的养殖模式。桁架类网箱则有多种类型,养殖机械化、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。一些养殖工船具备投饲系统、赶鱼装置和巡检机器人等装备,实现初步智能化养殖。
3.养殖技术改进:沿海各地针对深远海养殖研发了适养新品种,如大黄鱼、金鲳等。同时还在加快选育大西洋鲑、许氏平鮋、军曹鱼等高值品种。
4.产业集聚效应:各地建设了深远海养殖渔场和集聚区,如山东的青岛、烟台、日照,福建的连江定海湾,广东的珠海枕箱岛,海南的乐东龙栖湾等。相关地区通过深远海养殖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。
5.政策支持保障:各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深远海养殖发展,如给予补助、设立保险机制、减免海域使用金等。
这些举措和成果表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深远海养殖的发展,并通过政策支持、技术改进和产业集聚等手段推动其高质量发展。
智慧农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
1.示范推广: 通过国家智慧农业创新中心、分中心和应用基地的建设,推动智慧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。此外,编制指南和案例,为各地规范开展基地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提供指导。
2.产业规范发展: 开展全国性统计工作,了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,推动农业产业的规范健康发展。制定智慧农业标准体系,推进行业标准立项,并进行应用效果研究。
3.数字乡村建设: 编制《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.0》,指导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,探索适合当地智慧农业发展的数字化种养殖模式。
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,提高农业的智能化水平,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。通过智慧农业的推进,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、优化农产品质量,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,并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支持。
高质量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赋能乡村产业振兴
领。
1.产业融合发展:通过培育集中度高、效益好的主导产业,产业规模不断扩大、类型更加多样化,推动区域产业发展成为“领头羊”,促进农业转型升级,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。
2.资源要素集聚:创新要素集聚机制,畅通资源要素入园通道,聚合政府、金融机构、经营主体力量,统筹利用中央、省、市、县各级财政支农资金,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园建设。
3.农民分享增值收益:推行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订单农业模式,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,实现产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“双赢”。
这些成就标志着中国在农村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,同时也为其他国家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借鉴。